“自热食品”是近年来的消费热点,工作与生活节奏的加快、宅经济的蓬勃发展、懒人经济的兴起皆助推了自热食品的快速增长。淘宝和苏宁等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,自热食品位列热销产品前列。然而,自热食品伴随而生的安全“小意外”也时有发生。针对自热食品进行的测试也显示,这走俏的食品确有不少安全隐患。
自热食品尚无国标保障。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,“自热食品只是疫情中特殊节点上的品类之一,应用场景有限、渠道小都限制了自热食品的发展,随着外卖的正常配送以及未来堂食的全面开放,自热食品的需求或将回归正常水平。最关键的是自热食品是通过化学反应让产品致热,安全性无从保障,且该行业缺乏国家标准。”
热销的另一面,消费者的顾虑不容忽视。关于自热食品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,方便是消费者选择自热食品的最主要原因,有74%的消费者看重这一点,有18%认为“比外卖卫生”,只有7%认为“好吃”。“不健康”成为自热食品在不少消费者心中的标签。
安全隐患则是消费者对自热食品最担心的问题,有92%的人如是认为。而在多项安全隐患中,“塑化剂超标”是最受关注的,有34%集中于此,另有28%的人关注“蒸汽烫伤”。
自热食品无须电或火,加水就可以加热,原理在于焦炭粉、活性炭等成分组成的发热包遇水升温。消费者须严格按照指引操作,那么有多少人会如此谨慎呢?微博上有1405人参加调查的数据显示,有626人选择“很认真看,按部就班操作”,有554人选择“会简单看,差不多就好”,有138人选择“从来不看,操作已了然于心”,有87人选择“从来不看,按自己习惯”。
目前自热锅存在三大问题:
dedecms.com
一是发热包和水哪个先放?先放发热包再倒入水,或先加水后放发热包,前者会因倒水产生时间差,更易出现“提前反应、释放蒸汽”的现象,烫到手的机会更高。测试的海底捞、莫小仙、食人谷、开小灶、自嗨锅、宏登隆6款自热食品,操作指引并不完全统一。除海底捞以外,其余5款的操作方法皆是更危险的“先放发热包再加冷水”。
二是水量不清,你的手感够好吗?如果水量过多,沸腾的石灰水容易溢到上层的菜品中;水量不足,就无法充分发热。海底捞、自嗨锅和开小灶在盒子与食物架上明确标出了“注水位”,但自嗨锅只在塑料盒的外部标注,没在盒内标出,“宏登隆”内配两包包装水,直接控制了水量。“莫小仙”与“食人谷”既不在盒上标识注水位,也没有给出包装水,“食人谷”甚至没给出水量提示,只说“要没过加热包”,全凭消费者手感。“莫小仙”则给出“210毫升水”的指引。
三是密闭空间中吃自热锅有隐患。从外包装说明上可见,发热包中多含氧化钙和铝粉,这两者遇水会放出易燃气体氢气。食品工程师曾秋文表示,发热包反应后会产生氢气,如果氢气在空气中的体积浓度在4.0%—75.6%之间,哪怕遇到一点静电火花都会爆炸。换言之,如果在密闭空间内,同时有多人在吃自热火锅,也存在一定的安全